數位銀鹽攝影術 一場逆向行駛的暗房之旅

--

一場逆向行駛的暗房之旅

在昏黃琥珀色的鈉燈下,光線穿越放大機的鏡頭,將底片上的影像投影放大,再透過粒子對焦器小心調整對焦,按下計時器,相紙開始「感光」,在一道一道的藥水之間,混雜著略微刺鼻的氣味,用夾子小心翼翼地將相紙在藥水盆間移動,經歷顯影、急制、定影,最後用清水水洗照片,名副其實的動詞 — — 洗照片。最後在相紙的晾乾架上晾乾後,裁切成最終的尺寸,用斜角裁刀割出一個優雅的方框,裱貼到襯卡上,最後裝框完成一件作品,這些是所有在暗房中沖印過照片的人的共同記憶。然而銀鹽時代的美好工藝技術,在數位攝影術的強勢崛起之下逐漸落沒,成為少數暗房職人的稀有技能,可是銀鹽工藝的細膩階調與溫潤的材質觸感,以及那種只有拿在手上才能體會,無法輕易言說的感受,似乎變得遙不可及,Adobe Photoshop把暗房的技術全面數位化,再加上各家印表機廠商的數位微噴,狹持著更加便利與迅速的優勢席捲而來,曾經的加減光(dodge & burn)、遮色片(masking),還有曾在超現實主義者手下疊片合成的奇幻魔法,全都變得更加的親民與便利,然而工具並非目的,過程亦非無關緊要,如何製造一張照片,以及照片的呈現方式全都是攝影藝術語言的一部分,也許除了全面接受數位時代的來臨,以及自認浪漫的繼續窩在暗房裡沖片放相之外,我們還能迎接第三條路。

傳統銀鹽暗房放相

數位浪潮下的中介者

隨著印表機技術的不斷突破,微針點壓電式噴頭等等的技術改進,從以前粗糙難看的墨點,變出了媲美暗房銀鹽粒子細膩漸層,再加上多色墨水的堆疊,與色彩管理的技術,精密且近乎完美的控制一張照片的產出,變得極為便利,不過即便材質多麼相仿,我們仍然可以辨識出,一張噴墨的照片,以及暗房沖印的照片,儘管他們都有著各自的優勢與缺失,他們也都能做出品質極佳的照片,但是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都要!」

Epson p900 十色印表機 (圖片來源:Epson官網)

正是這樣任性的想法,想要用便利的數位相機拍照,或是將底片數位化成檔案,但是又想要擁有一張真實由銀鹽或各式古典攝影工藝製成的照片,一項技術在這種任性的想法中誕生,它叫做「數位負片」(Digital Negative),利用可以吸收墨水的特殊材料,我們可以用數位微噴的技術將墨水印製成一張張的底片,並且可以用上所有那些方便的數位暗房技術,然後透過接觸印樣(Contact Print),感光與顯影後,我們便能得到一張如同傳統暗房放相的照片,與其同班雅明一般感嘆舊時代的靈光消逝,不如我們一起逆向行駛,從數位往類比一路失速倒著開回去。

數位負片技術概要

Pictorico OHP Transparency Film 古典攝影專用數位噴墨透片(圖片來源:Mitsubishi imaging)

1.數位負片簡介
2.特性曲線與線性化
3.特定光譜的負片製作

  1. 數位負片簡介
以數位負片沖洗傳統銀鹽相紙流程

數位負片是採用一種古典攝影專用數位噴墨透片,是另類古典攝影(Alternative Photographic Process)常用的一種材料,透過噴墨透片的方式來模擬傳統的負片或正片,用來印製各類古典攝影工藝,例如:氰版、棕版、蛋白版與鉑金版等等。由於他的特殊塗料層的設計,可以承受大量的墨水印製,甚至可以超過傳統底片的Dmax濃度範圍。
*較便宜的選擇也有fixxon等選擇。

數位負片實體

數位負片的好處就是可以配合不同的工藝類型,調整不同的底片的濃度範圍與特性曲線,這讓過往為了配合不同的工藝的特性,去調整底片沖洗的方式,獲得了更便捷的選項,過去一張底片可能只能適用一種工藝的濃度範圍,但是將底片掃瞄或翻拍數位化之後,便可配合不同工藝類型,再調整輸出底片的濃度範圍與特性曲線,同一個圖檔便能沖洗成不同的工藝。

以同一圖檔分別印製黑白銀鹽相片與棕版相片

在過去若要辦到這件事,需要極高端的暗房技術,將底片拷貝後重新沖洗成對應工藝的濃度與曲線,並且時常受限於底片本身的尺寸無法印製太大張,因為這類的工藝的感光度較低,可感光的光譜受限,這導致他們並不適合以放大機放大,只能做直接印樣(contact print),在數位負片的技術下,我們可以很好的克服這個問題,並且獲得高質量的照片。

2.特性曲線與線性化
數位負片通常需要先測試需要印製的墨水最高濃度來符合需要的工藝,然後就是透過灰階導表step wedge進行測量,我們會先印製一張未經過任何調整(僅將影像轉為負像)的負片印出,然後按標準的工藝流程走一次沖洗過程,接著取得原始的灰階表現(如下圖右側)

左側是線性化後的棕版 右側是尚未線性化的棕版 (圖片為藝術家李立中作品)

我們可以發現原始未調整的影像對比過大,亮部與暗部的細節都無法很好的呈現,接著我們透過量測256階的灰階導表(數位影像的0~255) 取得各個灰階實際分佈的範圍,製作相應的曲線,藉此達到線性化的灰階分佈。

以下將以黑白銀鹽相紙(ILFORD Multigrade FB Classic) 為例

未校正數位負片前 256階的分布狀態

我們將256階的導表在未校正的情況下直接印出,然後將灰階導表的部分裁切下來,在軟體中以工具測量實際對應的灰階值,再把灰階值重新分布,做成一條特性曲線套用到未輸出前的影像,這時原始影像會看起來有點灰,不過實際印樣之後就會變的剛好,類似數位暗房中以ICC profile管理輸出端設備的原理,將不同灰階模式映射到另一個輸出端上面。

將兩張相紙並列比較 左側為線性化之前 右側為線性化之後

3.特定光譜的負片製作

古典攝影工藝的感光並不一定直接對應到可見光的光譜範圍,例如氰版、棕版等工藝便是對紫外線感光(UVA)。在實作中我們發現,不同顏色的灰階對於不同波長的光線遮擋效力並不相同,這個原理類似於用有色濾鏡來改變黑白底片的灰階分佈,所以用特定顏色來印製灰階影像製作的影像反而可以製造更強的遮擋力或是更加線性的曲線。

適用於氰版的紅色灰階影像 圖片:松果体氰版工作坊

如上圖所見,氰版所使用的數位負片並非黑白所構成,而是由紅色的灰階構成,透過這種色彩對於不同光譜的遮擋力,我們可以製作出更平順的氰版影像。在前面的介紹中出現的黑白相紙則是以綠色的灰階印製,在不同的工藝類型、印表機墨水、不同的透片品牌還有光源下,顏色的構成並不相同,請自行實驗並印製試片後以自己的工作流程為主。

如果想學習更多的數位負片相關知識請參考:

✹ 松果体操隊 九月課程 ✹

𓆇〈數位銀鹽攝影術〉https://forms.gle/aZA32XydppWrvdYAA

--

--

松果体操隊
松果体操隊

Written by 松果体操隊

「松果体操隊」延續海馬迴攝影藝術教育中心的初衷,成立全新團隊重新將所有課程更新,推出更完整的攝影藝術教育課程,培育攝影創作者從理論到技術的實踐方法。